上海“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了從明代到現代名家的千余件紫砂名壺,可謂精品云集,琳瑯滿目,儼然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紫砂壺具發展史。這其中包括明末清初的惠孟臣、陳鳴遠,清中期的邵大亨、王南林、楊彭年、申錫,民國的陳光明、俞國良、馮桂林和現代的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徐漢棠等名家的紫砂名壺精品。
為迎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天工開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 海派紫砂藝術特展暨許四海藏品及文創作品展”10月21日起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閔行區申昆路2377號9-1號館)對外展出。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的《大亨掇只壺》、陳鳴遠的《金蟾束柴三友壺》以及近現代制壺大師顧景舟的《雙線竹鼓套壺》等名壺珍品都在展出之列,同時也包括許四海父子創作的《嘯天壺》、《竹根壺》等十多件作品。
據介紹,此次展覽將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紫砂藝術傳承人許四海先生籌備極久的一次展覽。今年七十多歲的許四海曾師從國畫名家唐云,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古壺鑒藏家,尤其是33年前由他獨具慧眼和超人膽識收藏的一把《大亨掇只壺》,更是堪稱佳話。
邵大亨《大亨掇只壺》 清代
《大亨掇只壺》,原是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為宜興潘家特制的傳家之寶,被稱為“光器之祖”、“壺中之王”。據《宜興縣志》記載,此壺價值連城,雖說是“一壺千金”,可多年來深藏民間,幾乎很少有人親眼見過。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令人驚奇的是,此壺隨主人顛沛流離卻沒有絲毫損傷。后來,潘家要造房子缺錢,準備出售《大亨掇只壺》。消息傳出,正在參與創建宜興紫砂二廠的許四海聽到后,迅速趕到潘家看壺,千辛萬苦以2.3萬元人民幣,外加一些名人字畫,總價值3萬元買下了此壺。這筆錢在上世紀80年代不是個小數目,據他太太金萍珍回憶,“那個時期,人民幣最高面值是10元,普通工資也僅五六十元,2.3萬元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價。他當時托人傳口信到上海,讓我火速借2.3萬元到宜興,我還以為他在宜興病了,或是出了什么事,于是四處舉債,第二天便裝了一小旅行袋的錢租車趕到丁蜀鎮。到了才知道,原來他是要買壺,我癱坐在床上,一下子腿就軟了,感覺他真是瘋了!不過,看他那么癡迷于紫砂藝術,還是決定支持他。”
如今,《大亨掇只壺》已在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近33年,被海內外紫砂界名家以及“紫砂泰斗”顧景舟一致推崇為經典中的經典。顧景舟還曾專程趕到許四海家里,提出看一眼《大亨掇只壺》的請求。此后亦有海內外收藏家、古董商出價從幾十萬、幾百萬人民幣乃至上千萬美元欲從許四海手中收購此壺,均被他一口回絕。他的答復只有一句話,“《大亨掇只壺》為‘國之瑰寶、民之公器’,應讓其在博物館中為世人共賞。”
許四海說:“或許是冥冥中的安排,因有幸鑒藏《大亨掇只壺》,讓‘半路出家’的我與紫砂結下不解之緣,從此幸運地開啟了我的壺藝之路。如今,恰逢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此舉必將吸引全球目光。‘紫壺雖小藝如海。’這是我最后一次辦展,我愿請出‘鎮館之寶’,讓這尊‘幸運之神’攜歷代名壺在展館內‘吾壺四海各顯神通’,讓世人皆能有幸一睹它們的尊容,從而更好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據了解,1992年,經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發文特批,許四海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四海壺具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從新石器時期到現代的各類壺具共一千余件,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的中國陶瓷發展史,為中國文化發展史提供了實證。該館凝聚了許四海畢生的心血,館藏文物從明代到現代大師作品千余件,可謂精品云集,琳瑯滿目。包括明代的惠孟臣、蔣伯荂、陳鳴遠、華鳳翔、許晉侯,清代的邵大亨、王南林、楊彭年、申錫、黃玉麟,民國的陳光明、俞國良、馮桂林和現代的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徐漢棠等歷代名家的紫砂名壺精品。此次展覽除展出邵大亨的《大亨掇只壺》外,還特意選出陳鳴遠的《金蟾束柴三友壺》、陳殷尚的《菱花水仙壺》、黃玉麟的《壽桃益壽壺》、陳蔭千的《水彩竹節壺》和“紫砂泰斗”顧景舟的《雙線竹鼓套壺》等稀世珍品展出。
清代陳蔭千《雙竹提梁壺》
許四海從1980年代初涉足紫砂,35年的制壺生涯,他共制作了1100余把紫砂壺,其中有不少作品為世界各大博物館和名家所收藏。此次展覽的另一大版塊便是許四海35年間所創作的紫砂精品。其中一把“睡翁壺”是許四海最珍愛的早期之作。彼時許四海尚未完全進入制壺界,但“一生從事文化,致力茶文化的傳播”的宏愿早已許下。他在回家的夜行公交車上看到乘客趴在前椅上的睡姿,頓時有了制作《睡翁壺》的靈感。一氣呵成的《睡翁壺》成為許四海的經典之作。這也有兩層寓意——藝術來源于生活,而藝術更在長期的積累之中迸發。
紫砂雕塑《橫行一世》是其集大成制作。一只螃蟹張牙舞爪,不可一世,充滿動感。
在策劃此次展覽中,許四海一直想表現一個藝術傳承的脈絡。正因為有了父親陳子畦刻在紫砂筆筒上“想起東坡舊君士,為兒喚起學藝夢”的家訓,才會有兒子陳鳴遠的《金蟾束柴三友壺》,正因為有師父儲銘的《洋筒壺》,才會有徒弟顧景舟的《雙線竹鼓壺》。而也正因為有了許四海的傳承與家教,才會有其子許澤鋒的《四葉草壺》。
展出的部分古代及現代名壺
清代 邵大亨 “大亨掇只壺”
《宜興縣志》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由于“掇”在漢語里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宜興縣志》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約生于乾隆晚期,歿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時,雖一壺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壺名家,經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壺以樸素和有風骨見長,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壺”,“魚化龍壺”,“風卷葵壺”等幾件作品,無不精美絕倫,氣度不凡。著名紫砂巨匠顧景舟曾評價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無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見邵大亨的制壺工藝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遺憾的是邵大亨壯年辭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無幾,《宜興縣志》里提到的掇只壺,雖說是“一壺千金”,可多年來深藏民間,幾乎很少有人親眼見過。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云:“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之慨。”
“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清朝高熙《茗壺說》云:“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后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此壺已被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近35年,被海內外紫砂界以及“紫砂泰斗”顧景舟一致推崇為經典中的經典,堪稱“光器之祖”、“壺中之王”。
清初 陳殷尚 菱花水仙壺
菱花水仙壺是一種經典的筋紋器造型,是傳統壺型中較為難制者。壺身由陰陽筋紋組成,壺身壺底皆以菱花為造型,蓋、口、肩、腹及圈足均作筋紋,一絲不茍。口、蓋花瓣對合嚴密,不失毫厘。制作難度極大,陳殷商為清初制作筋紋器第一人,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館各藏有其一件筋紋器作品。
清乾隆年間 致和齋 爐鈞釉漢方壺
底款:致和齋 爐鈞釉始燒于雍正朝,以爐內低溫仿鈞釉而得名,是清代單色釉中饒具特色的高貴品種。爐鈞釉色,似山嵐云氣繚繞,瑰麗異常,極具觀賞價值,自創燒起便為收藏家所珍。以紫砂為胎所制爐鈞釉幾乎與瓷胎爐鈞器物同時產生,亦可追溯到雍正時期。清唐英《陶成紀事》云:清順治、康熙前皆不見爐鈞制器,雍正至乾隆年間有東窯與宜興掛釉。
此件爐鈞制器,以紫砂為胎,滿施釉水。壺作漢方式,接圓弧把,橋型鈕,壺嘴與壺身銜接自然,過渡流暢。此壺極為難得,此壺壺體碩大,遠超一般爐鈞漢方,整體顯磅礴之勢,應屬特殊訂制之物。
八方描金靈芝貼花壺 高度26 長度21
清初 壺成八方 壺紐為靈芝型。貼花是清早期宜興外銷茶壺的裝飾技法之一,以適應歐洲市場的審美需求,工藝頗費良工,制作精美者不為多見,配以繁縟的貼花、精細的印花,以及華麗的描金,集多種技法于一身,實為難得之精品。
清乾隆 陳蔭千 水彩竹節壺
茶壺整體造型仿自竹子,橢圓形兩節竹段為壺身,圈足,壺嘴塑成三節竹節曲流,耳狀竹節橫把與壺流呼應。蓋為橢圓微坡,上貼飾竹葉兩叢,蓋紐亦為雙竹枝相扭呈拱橋式,蓋頂正中一小通氣圓孔。紫砂泥質細密堅致,顆粒隱現。壺底印鈐『陳蔭千制』篆書方印。
陳蔭千為乾隆中期宜興制陶名家,生卒年不可考,善制竹節壺。現傳世“陳蔭千制”竹節壺,以提梁式多見,藏于南京博物院,亦見于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紫砂器中。
現代,顧景舟 雙線竹鼓套壺
該壺底為盤狀,竹形鼓身,壺身雙線,飽滿有力。壺肩部凹陷舒展圓潤,形成端正雅致的氣質。
一彎嘴、圓把均塑以竹節;長頸,口蓋子母線,虛蓋相配;蓋上堆塑屈曲的竹枝為橋鈕,嫩枝抽出,生動有力。
尤其是竹葉處理極為細致,新葉俊秀飄逸,殘葉橫陳,給人一種即視的蝕侵質感。新殘竹葉形成鮮明對比,交相輝映。
整器用線條作為壺體的裝飾,表達出秀逸、剛柔相濟、豐滿厚實的氣韻。
顧老的雙線竹鼓壺,在竹葉的處理方面,有的是新葉與殘葉交織,如上述拍賣會拍品;有的則沒有殘葉的處理,都是完整飄逸的竹葉。細節之處大匠見天真。
雙線竹鼓杯,是可與雙線竹鼓壺配套使用的器具。以竹為題,運用曲線組合進行造型,黃金分割,竹節彎折成把,意趣天成,器形工整,清雅大方。
杯內壁上釉,青如汝窯,魚鱗開片,瑩潤如玉,美不勝收。
顧景舟一生所做之器,多以氣勢雄健嚴謹、造型簡練古樸的光素器為主,但顧老的花貨作品亦是精彩絕倫、神韻動人,使人見之忘俗。雙線竹鼓壺是他年輕時候經典的代表之一。
清康熙 陳鳴遠 金蟾束柴三友壺
所謂“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稱“歲寒三友”,意指寒冬臘月,獨近自然之精神。壺身仿似松、竹、梅三樹段束于一體,松段的松鱗、松針,梅段的桿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節、竹葉,都刻劃仔細,自然夾置,于繁復中見規整條理。壺把狀若虬屈的松枝,壺流有如橫生的梅枝,蓋紐又巧塑成一段竹節,更為絕妙的是,在樹干小洞中,還塑有一只小金蟾。全器渾若天成,成為絕妙名壺。壺底鐫刻“陳鳴遠”三字楷書款。賞鑒壺品,觀其是否有松之堅、竹之虛、梅之貞,此乃文士之品。而此壺構思脫俗,技藝精絕,文化品味極高,顯然是一件完美的傳器。陳鳴遠出身紫砂世家,制陶得家傳,其父陳子畦亦是制陶名手,鳴遠后來更青出于藍,其巧思、技法及名聲皆遠超其父。他上承明代精粹,下開清代格局,在壺藝風格上,鳴遠仍保留許多明代制壺手法,即如在壺底刻楷款。但另一方面,開始在壺蓋內用印,這都是清代制壺的特色,這些可作為賞鑒明清名壺的依據。
王寅春 大漢君壺
此壺壺身上下收斂,中部兩條方折形成帶形,似扁鼓,。壺嘴彎折有力,壺把卷曲成環。蓋部隆弧,上有橋鈕。漢君壺也是傳統壺式之一,為晚清民國普遍流行的壺式,以王寅春老所作為最
清乾隆 合菱壺
合菱壺是一種傳統的筋紋器造型,是傳統壺型中較為難制者。壺身扁圓形,壺以菱花為造型,蓋、口、肩、腹及圈足均作菱花紋,全器如上下兩朵菱花相合之狀,壺蓋上置一蓮鈕。口、蓋花瓣對合嚴密,不失毫厘。
清康熙 龍首貼花方壺 高度11,5cm 長度13cm
清康熙 嘴為三彎,此壺制作精細,泥飾花紋細膩,壺嘴壺把是用石模拓印所致。貼花技藝早見于西晉青瓷器,在明末清初時才為紫砂壺所引用。當時外銷歐洲的宜興紫砂壺。趨向商品化,開始大量制造,壺上裝飾幾乎全部吸收瓷器的手法,因器思變,層出不窮,并將幾種方法巧妙地結合在壺上,達到和諧統一。
清康熙 紫泥玲瓏透竹壺 高度12cm 長度11cm
清康熙 此壺以竹竿并攏為筒身,仿束竹節造型,每一瓣竹節皆飾鏤空狀,為開光式竹紋,嵌蓋呈六方角鼓起,亦作鏤空狀,蓋面中豎三根高低不一的竹節并攏而成,工藝精致,柄與流亦做成竹枝干,挺勁有力。全器最具特色的是通身采用鏤空工藝,而壺身分為雙層,成套壺構造,既美觀又實用,令人贊嘆能工巧匠之工藝精妙。
許四海壺藝作品
睡翁壺
許四海早期作品,1984年在宜興紫砂二廠制作而成,當時來往于上海的家與宜興紫砂二廠之間,長途汽車上常見到瞌睡的老農抱著扁擔,突發靈感。雕塑工藝融入紫砂壺中的一種嘗試,它與傳統圍片,拍身桶成型法略有不同。
六方竹段套壺具
許四海制作于1989 年,壺蓋上所貼的竹葉,壺身與壺底,還有竹節狀的壺嘴壺把,無不直觀展示出竹子的特點以及美觀,給人一種竹已成仙的感覺,配套的紫砂杯碟都精致無比。
凡本網注明“來源:砂石裝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砂石裝備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東南亞分展 2025 SOUTHEAST ASIA SUB-EXHIBITION OF CHANGSHA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5年9月3-5日(三天) 地點:馬來西亞·吉隆坡實達城會展中心(SCCC...
2025-07-03 16:25:30
核心摘要:2025年5月18日,為期四天的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2025CICEE”)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屆展會 2025年5月18日,為期四天的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2025CICEE”)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本屆展會以"高端化、智能化、...
2025-05-19 11:21:21
2025年5月15日上午9時40分,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展會規模達30萬平方米,全球1806家參展企業齊聚一堂,集中展示工程機械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1000余名全球行業領袖、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及國際采購商共同參會,見證這一國際工程機械領域的年度盛事。...
2025-05-16 08:31:29
日立建機參展的首臺設備——ZX900LCH-6A礦山液壓挖掘機。抵達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的卡特彼勒挖掘機。紅網時刻新聞5月8日訊(記者 彭超)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將于5月15日開幕。還有一周的時間,國內外品牌相繼進駐場館布展。5月8日,日本日立建機、美國卡特彼勒兩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參展設備進駐長沙國際會展中心,...
2025-05-10 11:48:38
4月30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啟幕。當天,裝載三一集團藍色電動裝載機的運輸車輛駛入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這也是第二家正式布展企業。據悉,三一集團將攜旗下18個事業部和子公司、72件套設備(含58臺主機)震撼登場,以10089平米的超大展位,全面展現三一的高...
2025-05-06 20:27:36
2025年4月30日,湖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定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康鎮麟出席發布會并介紹展會籌備情況:本屆展覽會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為主題,預計吸引全球1650家參展企...
2025-05-06 20:27:07
5月,世界的目光將聚焦長沙。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4月29日,隨著“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聯重科的首批百噸設備進場,展會進入布展時間。上午9時30分,裝載著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零部件的平板車緩緩駛入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熒光綠的漆面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這些設...
2025-04-30 09:19:07
當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的聚光燈再次投向湘江之畔,2025CICEE《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代工程機械、應急裝備、礦山裝備、農業機械》電子會刊第二期正式發布。繼首期會刊創下超192萬次閱讀的行業紀錄后,本期會刊匯聚183家全球領軍企業,以尖端技術產品和創新解決方案,續寫“工程機械之都”的傳奇篇章。01硬核生態:解碼產...
2025-04-30 09:15:38
5月15日,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2025 CICEE)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屆時,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600家參展商,將在3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陳列超2萬件展品,涵蓋工程機械全領域前沿技術和產品。目前,眾多展商已蓄勢待發,期待在這個推動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交流與合作的超級平臺上一展風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華麗啟幕。作為一顆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機械展會之林,長沙展在規模之宏大、觀眾之眾多、世界50強企業參展數量之多及影響力之廣上,已可與全球三大工程機械展并駕齊驅,共繪輝煌。展會前夕,我們有幸專訪了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制砂樓
主營:破碎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篩網、篩機配件
主營:振動電機
主營:破碎機
主營:制砂機、篩分設備